點擊率:2041
近日,澳大利亞一份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以下簡稱經合組織)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澳大利亞對技術移民的關注意味著勞動力市場的教育標準正在迅速提升,技術移民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整體教育水平。眾所周知的是,引入海外技術移民與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然而,近日緊張的中澳關系卻影響了兩國之間的教育和科研關系,澳大利亞國際教育顧問團體呼吁政府給國際教育產業提供支持,使兩國的這一關系重回正軌。
移民提高勞動力教育水平
綜合《澳大利亞人報》、英國《衛報》報道,OECD報告顯示,在截至2015年的10年里,澳大利亞擁有高等學歷的勞動力人數增加了37%,這一數字低于歐洲40%的增速,但遠高于美國的21%。而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漲幅是澳大利亞整體勞動力人數增長的3倍還多。
OECD報告還顯示,盡管移民僅對澳大利亞勞動力的年齡結構產生臨時影響,他們能夠提高整體教育標準。據悉,移民的教育結構兩極分化,其中難民和家庭團聚移民的教育水平要比澳大利亞居民低,而赴澳尋求就業機會的技術移民則普遍擁有更高的學歷。
OECD指出,澳大利亞是唯一一個移民的教育水平比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本地居民更高的國家。其中,62%的近期赴澳移民接受過高等教育,本地新入職人員的這一比例則為55%。截至2015年的10年里,新近移民占據了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勞動力增長人數的40%,相比之下,美國和歐洲僅為23%和16%。
專家吁修復澳中教育關系
要想繼續保持技術移民的涌入,澳大利亞離不開身為技術移民最大組成部分之一的海外留學生,而中國留學生又是在澳海外留學生的最大組成部分。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留學生占澳大利亞所有高等教育入學人數的38%。然而,中澳近日的緊張關系正在影響兩國高等教育的合作與交流,澳大利亞對中國留學生的吸引力也可能隨之被破壞。
澳大利亞國際教育顧問團體里根集團(Lygon Group)主管兼聯合創始人斯瑪特(Jeffery Smart)警告稱,澳大利亞與中國的教育和研究關系已在過去18個月被迫卷入了澳大利亞政府的國家安全討論之中。他認為,相比“災難化”相關討論,澳大利亞應當對澳大利亞制度的質量保證和治理的堅韌性抱有信心。斯瑪特還認為,澳中兩國之間的教育研究關系的衡量標準遠遠超過了學費收入的吸引力。
據了解,本月初,澳大利亞八校聯盟(GO8)的6所成員大學校長已應邀訪華,并利用這個機會緩解中國學生對澳大利亞大學安全問題的擔憂。
斯瑪特表示,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安思捷(Jan Adams)在兩國教育交流中有著杰出貢獻,但她需要繼續對澳大利亞的高校、頂級團體及州政府給予支持,從而使澳中教育這一重要關系走上正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