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率:2029
澳大利亞一所社區(qū)服務機構近日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3年間,向該機構尋求幫助的維多利亞州民眾數(shù)量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長,在這些求助者中,新移民占據(jù)了很大比例。
據(jù)澳媒報道,無家可歸者是該機構的主要服務對象,包括因財務、家暴或新移民身份等問題,淪為無家可歸者的各類人群。
作為初到澳大利亞的新移民,娜奧米(Naomi)和她的3個孩子最近被迫搬出了他們的出租房,因為房東打算把房子賣掉,他們暫時找不到可以居住的地方。無奈之下,娜奧美向該機構求助,隨后搬進了該機構位于墨爾本東部的一處收容所內(nèi)。
“他們幫了我們很多……食物、衣服都是他們提供的。我們每周都會去他們的辦事處一趟,可以讓我們的租金更便宜點。”娜奧美說。
該機構首席執(zhí)行官里諾塞(Paul Linossier)指出,在維州,與娜奧美一家有類似經(jīng)歷的人還有很多。“我們看到澳大利亞的貧富差距在拉大,不平等性的加劇,使得尋求幫助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人生中第一次求助。”他說,“維州特別是墨爾本的人口在急劇增長,但核心基礎設施建設沒有跟上人口增長的步伐”。
此外,里諾塞還表示,娜奧美一家的故事,凸顯出向這類人群提供幫助的緊迫性。他建議,政府“找工津貼”應進一步上調(diào);同時,政府應向求助機構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以幫助更多陷入困境的人。
該機構公布的數(shù)據(jù)還顯示,2017年,維州每130個接受無家可歸救助的人中就有1人遭遇了家庭暴力,全國平均水平為125:1;此外,每219名接受無家可歸救助的人中有1人存在精神問題,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