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率:2331

澳洲新快網于16日發表編譯文章指出,根據最新的調查顯示,在澳大利亞,父母領取社會福利金的年輕人,與非福利金家庭出身的年輕人相比,前者在20歲出頭時領取社會福利金的人數是后者的2倍。
文章摘編如下:
近日,悉尼大學(Sydney University)和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抽取了社會福利署(Centrelink)18年來的記錄數據。調查1987年10月至1988年3月出生的124285名年輕澳人,在18歲、20歲和26歲領取福利金的情況。此次跟蹤調查預計持續到調查對象30歲那年,據悉,類似調查在世界上尚無先例。
調查顯示,非福利金家庭出身的澳人,在18歲到26歲之間領取福利金的人數比例為32%。而父母領取社會福利金的澳人,在同一年齡階段領取福利金的人數比例為58%,接近前者的2倍。父母領取單親、殘疾和撫養人福利金的家庭尤為顯著。

父母領取精神殘障福利金的澳人,自身領取的社會福利金的總額,是父母沒有領取該種類福利金的澳人的2.4倍,是非福利金家庭出身的澳人的4倍。單親福利金家庭出身的年輕澳人,自身領取福利金的總額是其他澳人的2.2倍。
與之相比,父母領取“新起點(Newstart)”失業救濟金或“合作撫養”福利金(較多面向離異家庭)的年輕澳人,與其他年輕澳人相比,前者領取的社會福利金總額僅是后者的1.5-1.7倍。
調查結果顯示,父母領取單親或殘障福利金的年輕澳人,與同齡人相比,更有可能領取各種福利金,種類并不局限于單親或殘障福利金。
不過,報告明確指出,數據并不意味領取的福利金會“越滾越大”。悉尼大學研究員科布-克拉克(Deborah Cobb-Clark)教授表示:“如果年輕澳人的父母沒有領取到福利金,那么他們的生活也不會過得更好。”因此,政府不能一刀切地取消福利金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