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詐騙增多 2016財年達5.21億元
點擊率:2545
據澳洲廣播公司報道,澳洲支付清算協會(Australian Payments Clearing Association (APCA))的數據顯示,2016財年澳人在銀行卡詐騙方面共損失5.21億澳元。
這一財年中,澳人的消費總共為7030億澳元,這就意味其中0.07%的消費是被詐騙的,即每1000澳元的消費中就有74.2分屬于詐騙消費。這個數字與前一財年相比有所上升,前一財年中,每1000元消費中有60.4分屬于詐騙消費。
澳洲支付清算協會表示,銀行卡詐騙增多多來自于卡不在場欺詐(card-not-present (CNP)),即用戶的銀行卡信息被盜且被用于無卡消費,通常是網上消費。
該協會的主席福里(Leila Fourie)認為,卡不在場欺詐的增多反映出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全球網絡詐騙和一般網絡犯罪的趨勢。她說:“通過芯片技術的改進,我們已經成功地在澳洲減少了一些銷售點終端的偽造和略讀欺詐。”
據了解,到2016年6月30號為止的一年中,卡不在場欺詐的總額從前一年的3.23億澳元增至4.02億澳元。在所有澳人信用卡欺詐中占77%。
澳洲支付清算協會表示,該行業將會繼續推行措施防止詐騙,包括使用單一密碼系統和生物特征識別等來提高持卡人認證,通過特征標記減少卡片數據的暴露,識別欺詐并及時進行阻止。另外,消費者是可以保護自己的,只要他們不向不安全的網站提供銀行卡信息,并及時更新自己電腦中的安全軟件。
只要消費者已經多加注意,那么支付卡上出現欺詐交易都能由銀行補償。
這一財年中,澳人的消費總共為7030億澳元,這就意味其中0.07%的消費是被詐騙的,即每1000澳元的消費中就有74.2分屬于詐騙消費。這個數字與前一財年相比有所上升,前一財年中,每1000元消費中有60.4分屬于詐騙消費。
澳洲支付清算協會表示,銀行卡詐騙增多多來自于卡不在場欺詐(card-not-present (CNP)),即用戶的銀行卡信息被盜且被用于無卡消費,通常是網上消費。
該協會的主席福里(Leila Fourie)認為,卡不在場欺詐的增多反映出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全球網絡詐騙和一般網絡犯罪的趨勢。她說:“通過芯片技術的改進,我們已經成功地在澳洲減少了一些銷售點終端的偽造和略讀欺詐。”
據了解,到2016年6月30號為止的一年中,卡不在場欺詐的總額從前一年的3.23億澳元增至4.02億澳元。在所有澳人信用卡欺詐中占77%。
澳洲支付清算協會表示,該行業將會繼續推行措施防止詐騙,包括使用單一密碼系統和生物特征識別等來提高持卡人認證,通過特征標記減少卡片數據的暴露,識別欺詐并及時進行阻止。另外,消費者是可以保護自己的,只要他們不向不安全的網站提供銀行卡信息,并及時更新自己電腦中的安全軟件。
只要消費者已經多加注意,那么支付卡上出現欺詐交易都能由銀行補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