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率:3066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悉尼市議會評估顯示,悉尼面臨數字網絡故障、網絡攻擊、極端天氣和疾病等8大急性威脅。
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百大彈性城市倡議(100 Resilient Cities Initiative)”和悉尼本地市議會進行全市風險評估顯示,隨著經濟、技術和社會發生變化,悉尼500萬居民未來30年將面臨愈加復雜的威脅。隨著與世界經濟聯系愈發緊密,悉尼對全球金融震蕩越來越敏感,而數字技術的飛速增長也帶來潛在故障威脅。此外,氣候變化影響也會為悉尼極端天氣,熱浪、風暴等將會更加頻繁、劇烈。
報告作者、悉尼首席應變官(Chief Resilience Officer)道森(Beck Dawson)負責保證悉尼安全、防止出現混亂狀況,她說:“增強城市彈性首先要辨別首要問題,并找出最佳解決方案。”
悉尼8大急性威脅包括:
1. 極端天氣
悉尼氣候正在發生變化,將會面臨更多高溫、猛烈風暴和森林火災。風險評估顯示,高溫壓力影響悉尼人口數量比其他自然災害都要多,同時會對衛生服務、交通和電網等關鍵服務造成壓力。此外,由于霍克斯伯里(Hawkesbury)、喬治斯(Georges)和庫克斯(Cooks)等河流的洪泛區大量用于市建開發,悉尼更容易遭受洪水侵襲,從而引發主要交通網絡受阻,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2. 大型金融機構問題
悉尼高度依賴金融及保險行業。咨詢機構SGS Economics and Planning估算,有關行業占悉尼經濟份額高達16.2%,遠高于其他任何一個行業,意味著悉尼易受全球金融市場的重大波動影響。一旦澳洲某家大型金融機構(銀行或保險公司等)出現問題,悉尼經濟——尤其是就業——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3. 以電力為主的基建故障
上月,由于風暴損壞基建設施,阿得雷德全城停電,顯示了現代城市對電力的高度依賴。電力、道路和鐵路等重要基建設施一旦發生故障,將會造成悉尼大部分地區癱瘓,造成嚴重經濟損失。風險評估指出,衛生基建設施、機場和鐵路網絡是悉尼最脆弱的3大基建設施。
4. 傳染病
過去10年內,全球曾爆發禽流感、豬流感、寨卡病毒等傳染病,造成經濟社會混亂,引發關注。隨著全球經濟和旅游業發展,悉尼聚集人口增加,面對傳染病也更加脆弱。風險評估表示,悉尼的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和生活習慣相關疾病有所增加,衛生系統壓力日增。
5. “水危機”
由于日久失修、承載能力有限,風險評估將悉尼的排污系統和泄洪系統列為市內第4大脆弱基建設施。風險評估同時發現,由于平均降雨減少、溫度升高、人口增長,悉尼供水面臨壓力,“缺乏多樣化、抗旱能力有限”。報告呼吁悉尼“革新”用水管理。
6. 數字網絡故障
悉尼的支付系統等多項關鍵服務依賴持續不斷的數據供應,市內數字行業也在不斷發展,意味著網絡一旦中斷,就會對經濟造成全面影響。風險評估表示,未來30年間影響悉尼的關鍵趨勢之一就是“更多依賴數字解決方案”,設法減輕數字網絡故障的影響將至關重要。
7. 網絡攻擊
近期,澳洲人口普查和氣象局(Bureau of Meteorology)遭受網絡攻擊引發關注。風險評估發現,由于悉尼的服務和商業越來越依賴信息技術,網絡攻擊也成為悉尼面臨的主要威脅,新州也有越來越多企業和政府機構面臨網絡攻擊威脅。
8. 恐怖襲擊
悉尼的基建設施比世界多地都更能防御恐怖襲擊,不過,2014年12月在馬丁廣場(Martin Place)發生的Lindt咖啡廳事件顯示悉尼并非對恐怖襲擊免疫。風險評估發現,促進社會凝聚將會成為悉尼在未來數十年間面臨的重要挑戰。
風險評估同時發現,社會凝聚減弱、房價畸高、不平等加劇等8大慢性壓力正在撕裂悉尼社會架構,將在未來30年間對悉尼居民造成壓力。
8大慢性壓力包括:
1. 衛生服務需求增加
2. 社會凝聚減弱
3. 住房支付能力削弱
4. 慢性病增加
5. 交通缺乏多樣性
6. 就業缺乏多樣性
7. 地域不平等加劇
8. 濫用藥物和酒精加劇
道森表示,悉尼在處理未來壓力和急性故障方面相對有利,但仍需要市議會、州政府、企業、學界和社會各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增強城市抗性。她說:“我們需要了解我們的城市,從而最大限度地用好已有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