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率:7748
隨著退休后移民的國人越來越多,曾今在工作崗位上繳納的養老金能否正常領取也成了人們關注的話題。根據相關規定,在國外居住的中國離退休人員,只要提供“健在證明”,是可以享受和國內退休人員同等的待遇。
雖然這已經是實行了30多年的老政策,但一些網友仍會質疑“都不是中國人了,憑什么”?也有人提出疑問,讓一個外國人享受中國的福利,這難道是變相承認雙重國籍么?
其實并不是這樣,移民后想要正常享受養老福利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當事人需要在還是“中國人”的時候,繳納養老保險達到規定年限,并到了退休年齡,之后即 使擁有外國國籍,也是可以領取金的。既然已經按要求在國內為社會服務了,老了以后去哪里是個人自由,正常領取自己該得到的回報也是合情合理。
注意:一定要在注銷戶口和身份證前辦理好退休手續!!!
如果沒有達到退休年齡就想移民該怎么辦呢?
1- 取得外國國籍后,不能領取國內的養老金,戶籍注銷后可以領取個人繳納的部分,單位交的全做社會貢獻了。
2- 只是獲得國外永久居住權,仍屬于中國國籍的,只能繼續交,到退休年齡后,領取中國的養老金。
3- 如果以后還要回國工作,只要把原來移民時支取的養老金(含利息)還回社保,可以重新恢復社保賬號。
外籍華人領取社保的制度看似很完善,事實上是國內還沒有實現社保全國聯網,關于繳納或領取養老金都會遇到很多麻煩,比如:
1- 繁瑣的證明。更換工作地點,需要分別到曾經工作過的城市開具社保繳費證明;退休后異地領取退休金,需要“健在證明”等等。
2- 退休后養老金領取與繳納金額不相符造成經濟損失。根據有關規定,在一個地方繳納養老金不足10年的,退休回戶口所在地辦理退休。假如在北京工作9年,但是沒有戶口,有可能會造成繳納了幾年北京高額的要老金,卻只能拿到老金比較低的退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