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率:3275
華人有一句話說的是“身安才能心安”,而這里的身就指的是事業或身份。對于大部分想在新西蘭長期居住并安定下來的華人留學生和華人求職者來說,擁有一份滿意,有發展前途的工作,并獲得綠卡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目標。
然而幾乎90%的華人求職者都認為,在新西蘭找工作特別難,找到滿意的工作更難。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找工作這么難的原因有哪些。通過調查和研究,我們發現造成就業難主要是由下面幾點造成的:
1、華人求職者往往在找工作時自帶劣勢
對于大部分的華人求職者而言,最大的劣勢就是英語和簽證。這樣造成大家在求職時,在同等條件下,如果存在兩個候選人,一個是洋人一個是華人,雇主往往會選擇洋人,因為洋人不存在英語溝通的困難,同時對于雇主而言, 省去了 支持華人員工辦簽證辦移民需要向移民局提供各種證明文件的麻煩。
2. 新西蘭這個國家的特點所造成的求職劣勢
眾所周知,新西蘭是一個小國家。也因為這樣,新西蘭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十人以下的公司。這樣就帶來一個問題:正因為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十人左右或十人以下的公司,所以大部分的公司是真的負擔不起去招聘一個沒有太多經驗或是零經驗的求職者。
因為對于大部分的公司來說,如果招一個沒有太多經驗或零經驗的新手,公司往往需要付出下面的成本:
1、給工資讓新手學習的成本。
2、讓公司里的老員工停下手上的工作,花時間去帶新手所造成的人力成本。
3、新手在工作中因為經驗不足或犯錯的而帶來的試錯成本。
如果加上英語的溝通能力的劣勢和需要辦簽證的麻煩, 對于大部分的雇主而言,他們是真的不愿意去招沒有太多經驗或零經驗的新手。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因素決定著華人求職者在新西蘭找工作的成敗:
什么因素決定是否能在新西蘭找到工作對于華人求職者而言,能不能找到工作,是由下面幾個因素來決定的:
01、競爭力
02、英文
03、市場供需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競爭力和市場供需。
競爭力包括技術能力,工作經驗等,這些將決定你在申請工作的時候,如果說有十個人和你搶這個工作,那么你在這十個人里面是排在第幾位。排在越前,那么成功獲得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市場供需是指,你申請的工作,在市場上的需求怎么樣,是機會多還是機會非常少。
注意:這里說的是市場上的需求,并不等同于求職者個人的競爭力,常常會出現不少國內在某些領域很厲害的人來了這邊時,因為市場上的需求少,或是職位對于英語的要求比較高,造成哪怕你是很厲害的人,但仍然面臨求職難這樣的問題。
比如說網絡管理相關的IT職位,新西蘭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小公司,不需要專門雇一個人來做網絡管理,而對于大公司而言,有網絡管理的的需求,但是因為網絡管理員常常需要在各部門之間溝通,對于英文能力的要求又非常高。所以不少國內這方面有經驗的人,來了這邊就遇到了求職困難。
另一方面,市場供需是指在市場上可能存在的同你競爭工作的人數的大小,是500個人和你競爭,還是50個人和你競爭。畢竟同500個人競爭一個職位和同50個人競爭一個職位的成功率是不一樣的。
華人求職者應該如何改變,來解決求職難的問題?
對于華人求職者而言, 要在這邊找工作成功,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看清楚哪些是可以改變,哪些是不可以改變。對于不可以改變或很難改變的事,要去坦然接受這個事實,對于可以改變或容易改變的事,要全力以赴去改變。
按照上面說的:競爭力,英文和市場供需這三者決定了是否能成功找到工作。
其中,英文和市場供需是很難改變的。因為如果不是Native Speaker或是在這邊長大,很難在短時間內把英文提升到很高的水平。市場供需是由經濟大環境所決定的,這個也很難由個人的意志來改變。
但是,競爭力是可以通過學習和提升技能來改變的。
所以,如果想在新西蘭求職成功,華人求職者的關注點應該放在競爭力的提升上面,因為大部分人華人求職者都存在英文和簽證的問題,所以對于競爭力的提升,不光要做到qualified(滿足公司對于求職職位的要求),而是一定要做到over-qualified(遠遠超出公司對于求職職位的要求)。
只有這樣才能打消雇主對于培訓成本的顧慮,來了是否就馬上能上手工作的顧慮。如果求職者通過學習和技能提升做到了over-qualified(遠遠超出公司對于求職職位的要求),雇主會認為雖然支付的是一般職位的薪水,但得到的是中高級職位的人才,雇主會認為是得了實惠,也只有通過這樣才有可能讓雇主忽視華人求職者存在的英文,簽證上的劣勢,從而因為競爭力和技術水平上的突出,給求職者工作Offer并支持簽證或身份的辦理。
所以,華人求職者在新西蘭找工作時一定要在競爭力上通過學習和提升做到Over-qualification(遠遠超出公司對于求職職位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