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率:2488
工黨領導的政府計劃削減凈增移民數量,對此,一位社會學家警告稱,這樣做不僅解決不了新西蘭的住房危機或基礎設施短缺問題,而且會關閉引入勞動力的管道。
去年,新西蘭的凈增移民數量達到7.2萬人,是新西蘭人口自然增長量的二倍。對這個數字“貢獻”最大的國家依次是:中國(10,351人)、印度(7409人)和英國(6728人),接下來是南非、菲律賓、法國和德國。為了避免移民大量涌入,政府計劃每年削減凈增移民數量2萬到3萬人,主要手段包括限制學生簽和工簽的發放數量。
對此,梅西大學社會學家Paul Spoonley稱,過去三年間凈增移民大幅增加,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新西蘭經濟形勢向好,出國定居的新西蘭人數量減少,而歸國的新西蘭人大幅增加。
Spoonley稱,如果政府將凈增移民數量每年減少3萬人,則會帶來一個新的擔憂:如果澳大利亞勞動力市場再次崛起,那么將會有更多的新西蘭人出國務工。這樣一來,新西蘭只能再次通過增加移民配額來填補虧空。
進入本世紀以來,新西蘭公民每年凈流失2萬人。但在過去三年間,出國和返回的人口數量大致相等,相互抵消。
據新西蘭統計局數據,2016年全國人口增長率為2.1%,是過去幾年間增長最快的一年。但回到1960年代,有那么幾年人口增長率都超過了2016年。
新西蘭的人口自然增長率,2003年為2%,1974年為2.1%,1962年為2.5%。平均下來,從1960年以來新西蘭年均人口增長率為1.16%。
Spoonley稱,新西蘭在吸收移民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穩定的政局、良好的自然和經濟環境,尤其是英國脫歐和2016年美國大選之后,更多的移民將新西蘭視為理想的移民目的國。
對凈增移民“貢獻”最大的5個國家:中國、印度、英國、菲律賓和南非進行分析,會發現這些國家的移民類型存在很大不同。來自英國、南非和菲律賓的移民多數持工簽,而中國和印度移民更多是學生簽。
作為梅西大學的資深教授、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Spoonley曾對去年的移民新政提出批評,指出移民給新西蘭帶來的好處要大于由此產生的問題,新西蘭應該歡迎更多移民。“最起碼,移民給新西蘭帶來的積極方面,要比由此產生的問題多得多。”他當時說。
Spoonley的研究集中在移民問題上,比如他的一項研究發現,新西蘭的雇主存在“明顯”的名字和口音歧視,而被歧視對象以亞裔雇員居多,這種辦公室歧視與種族緊密相關。在另一項研究中,他發出警告:隨著更多的移民涌入都市區,新西蘭城鄉差距有擴大化的趨勢,不利于經濟均衡增長。他強調,新西蘭的鄉村社區人口增長已經停滯,但與此同時城市中心人口卻增長了兩倍。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新西蘭全國67個行政區域中,有43個人口不再增長。





